close



















《正義─一場思辨之旅》




討論後,學員寫下對「正義」的詮釋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主持人:顏淑珍




 




1、正義之意以道德為基礎,以全人類的幸福為考量,更須以無比的

     勇氣實踐!

2、真實的呈現所聞、所見、所想,發於心、形於外即為正義

3、正義的感受程度端視這個社會怎麼對待弱勢或不同意見的人
 4、正義是什麼呢?是分配的公平嗎?是公平正確嗎?其實有時會有兩難的狀況!我想用政治學裡的權變理論,當事情發生後不必拘  泥於 教條、法則,能在道德的條件下做較大完善的處理。

5、正義是公平理性符合大多數人的期待,透過民主的對話方式提升

    人民的生活品質。

6、正義是公民品德最優異者,才應該具有最高的政治權位與影響 力。

7、正義是為弱者爭取福利、權力。

8、正義是人人各得其所,可過幸福生活。

9、正義是以自己可以接受的方式去尊重別人的意見。

10、「正義」是一種正當而良善的活動,它和權力、道德都有關聯。


        什麼社會才是一個「正義社會」呢?公民具有道德參與感,有團 體義務觀(即社群意識,相互責任感);會培養美德和思辨共  善,知道良好人生之真締。也必須打造出一種善待歧見的公共文 化。

11、什麼是正義?將「自我」抽離,從客觀的第三者(旁觀者)來看       待發生於周遭的事物,免於受情感與社群綁架,從大環境看待事 物




 




對這場讀書會的一些回饋:




主持人設計了十二個問題,相當多,也許討論提綱五題左右已足夠,但是也很高興看到這麼多問題,有足夠的選擇性。或許我們也可以在討論之前先投票,選出最有興趣的問題來   討論。另外,剛剛主持人對時間掌控表達歉意,其實不需要有必需討論完的壓力,重點是過程中有收穫就 很好了。




如果按照哲學思辨,討論馬丁案和卡莉案,應該會得到相同結果,可是我們最後綜合結果,卻對兩例有截然不同的判決,這是相當矛盾的。大家似乎根據榮譽度的大小,摻入情感因素,對兩造有不同看法,這真的是所謂目的論還是主觀情感在作祟,我自己也還在思考。




感謝主持人對相關資料的準備與提供以及討論提綱的擬定,使我們的討論能更具體進行。




一開始拿到書,覺得怎會選這種書,感覺好難!若不是因為讀書會,根本不可能去看,後來硬著頭皮讀下去,讀著讀著,愈讀愈有意思。看到一個問題的多種觀點,也看到屬於民主式的素養,彼此以理性的方式進性對話,容許別人不同的看法。像我們一開始針對馬丁可不可以坐高爾夫球車參賽,聽到贊同坐車的意見,覺得頗有道理,再聽到反對意見,又覺得也很有說服力,再想想自己的看法,簡直是兩邊跑來跑去,怎麼會這樣?很有意思。本來覺得自己是很有想法的,沒想到其他人還有更多不同想法,原來要了解別人,就是聽聽別人怎麼說,而每個人其實都有他思考的侷限,經由思想的交流,產可貴的共識,比較有可能達到所謂「共善」的理想。




 




 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揚帆yahoo 的頭像
    揚帆yahoo

    揚帆主婦社102年8月前資料

    揚帆yah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