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揚帆資深講師:淑珍、美遐 帶領 。
《吃朋友》討論議題
1、簡媜為什麼會策劃這樣一本書?
2、怎樣算好朋友?書中有哪些關於好友情誼的描寫讓你印象深刻?
3、黃照美送佳餚到教室給李惠綿,李揮手致意後繼續上課,照美枯等半小時。
如果 你是黃照美會怎麼做?又如果你是李惠綿,會怎麼做?
4、本書按時間編排,你覺得這些人分別屬於不同年代的哪些典型?
(可分為幾個子題)
(1))菊妹,傳統、忍辱負重卻又見地不凡,哪些作為可以看出她過人之處?
(2) 趙國瑞,躲過戰火,來台第二代,以知識耕耘以文化培植台灣子弟,
這類教育家,對台灣有何影響?
(3)黃恆正,白色恐怖的受難者,他身心巨大的創傷,
是個人也是台灣永遠的傷口,療育之方、解痛之藥在哪裡?
(4)楊茂秀,兒童哲學家,他說故事給兒童聽,不斷與兒童對話,
深深探入兒童內在世界, 在兒童領域的努力,對照他難以言喻的童年,
這當中你是否看到些什麼?另外,他的家庭搬遷流離,
所見證的是怎樣的客家族群的心聲?
(5)黃淵泉,紮根現實卻不忘追尋理想的音樂家,他對藝術的堅持
給人帶來什麼啟示?從他的異國飲食經驗,
你是否看到台灣是如何從本土食物一步步邁向全球化飲食?談談你曾被強烈召換的夢想,是努力爭取過還是深埋心中?
(6)李惠綿,戲劇學教授,障礙者的學習之路需要多少因緣來輔助才有可能獲取一方成就?
(7) 簡媜,文學家,寫作生涯中,原生家庭、夫家對她的影響是什麼?
魏可風,新生代可以自由追尋理想的代表, 她多重身份的養成,
對當今之教育、潛能開發揭示了什麼意義?
5、書中哪個人的故事讓你感觸最深?說說那種觸動!
6、所謂睹物思人,趙國瑞喪母後,想母親時會特意去吃南瓜和麵疙瘩,
因為這是母 親最愛的食物。 你有這種和情感相連結的食物嗎?
7、說說和朋友一起用餐的感覺。
8、成長過程中你有不愉快的飲食經驗嗎?
9 、怎樣才算好朋友?
10、你看過宴飲方面的書嗎?和這本書比較,有什麼相似、相異之處?
11、你喜歡這本書嗎?最喜歡哪一部份?
參與姊妹分享存於心中最懷念的一道美味~
~道出記憶中完整的滋味~